我看北大的国际化建设
|
更新时间: 2008-06-14 17:36:02
|
● 北大青年网 作者:胡悦 相丹妮 |
人说北京大学就是一个小世界,因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也有人说北大更像是一个地球村,因为在这里不同肤色的人总是那么和谐亲密。也许正因如此,这座百年的老园子一面承载着风风雨雨,一面依然焕发着青春。 充满国际化气息的地方 在北大,讲座、论坛接连不断,国际文化生活异常丰富。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谭仪妮一脸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近日召开的东亚论坛:“有很多日韩的学者到场……这既是对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促进,也是对我们自身视野的开拓,让我们了解最新的国际学术动态,加深自己的文化深度。我觉得挺好的。” 身在国关,谭仪妮也有感于交流项目的丰富多彩。每年都会有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到北大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同样各个学院也都会送一批优秀的北大学子出国访问学习,扩展北大人的视野。以国际关系学院为例,其与巴黎政治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都设有交流项目。“这是一种对世界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全球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谭仪妮说。 语言的交流是北大国际交流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日语系的邵磊同学和记者一起回顾了她这一年来在北大的所见所闻。 “外院也有很多接触外宾的机会。”邵磊对国关的“近水楼台”似乎并不羡慕,“与外宾交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来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外语水平,二来也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在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同学合作日语电影配音大赛的过程中,邵磊发现了日本学生身上的许多优点,“他们要做一件事情,就会全力以赴。”她还以亲身经历向记者举例:日本学生会在双方的谈话陷入尴尬时主动找话题,而在与美国学生的交谈中,这个找话题的人“往往是中国学生”。 高规格的学府 去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在北大也有一支队伍为此忙碌着,这就是北京大学香港文化会。近日,记者与该会会长、来自香港的光华管理学院学生高其宾共同聊起了北大的文化交流。 香港与北京的文化差异使高其宾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多元性。在他看来,这种文化上的交流能让自己成长不少。“如果周围都一样的话,会很无聊啦。多见识些人还是蛮不错的。”高其宾以一口“港台腔”向记者说道。据他介绍,在他们的协会里,不光有来自香港的同学,还包括了许多内地学生和留学生。 高其宾眼中的北大拥有太多的机会,尤其是各国政要的来访往往使他颇为激动。“在咱们国家的大学中,像这类高级政要的演讲也只有在北大、清华才可以看到。这对我们北大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在香港还是蛮少的。”他还觉得,能把这样高规格的外交活动放在大学的校园里举行,“足以体现北大是一所高规格的学府”。 同样来自香港的社会学系大一学生陈倩芷情不自禁地讲起了自己作为国际合作部记者团的成员,有幸参加了比尔•盖茨北大的演讲会。“作为国际合作部的记者团的一员,你可以永远比所有人更快知道有关北大跟国际交流这一方面的事。”将近一年参与国际合作部记者团及SICA(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经历,使得倩芷对北大的国际交流倍加关注,“(北大)几乎每一天都有外宾来,或是某某外国大学的校长,或是跨国公司的老总,都是些很著名的人……他们会跟校长或是书记交谈,关于跟北大合作,关于跟北大交流。” ![]() 黄、黑、白的交响 漫步在北大校园,也许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世界上多种肤色的人都徜徉在此。 对于这一点,我们的留学生可是深有体会。来自美国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闫洁菲告诉记者:“来到北大,真的感到很不一样——中文、英语、日语……都有人讲;人好多,而且各种肤色的人都有,与从前的环境区别很大……”她的父亲是北大毕业的博士,又将自己的女儿送回自己魂牵梦萦的母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同样来自美国的光华管理学院交换生陈敬也提到“北大的人很多啊!”不仅仅是中国学生,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也很多。这让陈敬有时“很难分清”。不过,留给陈敬印象最深的还是北大的校园。“它很具有中国的古典美,我真的很喜欢。”他用略显生硬的中文说道。 “北大在留学生的眼中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很强,有国际视野。每天都有很多的活动在这里举行,国际上很多非常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举办,”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韩国留学生李香周说,“所以,在韩国的时候我说我在北大上学,他们都很羡慕我,尤其听我说北大有那么多的活动,有那么多有特色的地方,他们更加觉得北大是一个有明显特色并且具有世界眼光的一流大学。” 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的“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很受留学生朋友们的欢迎。每届国际文化节,留学生们都是执行者中的主力军——进行趣味答题游戏,制作家乡地道美食,维护现场秩序……许多重要的工作中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的确,在北大,他们深切地感受着中国的文化。与此同时,他们也很希望向中国展现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仅是来自各国的学生很多,在北大你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际名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IT先驱比尔•盖茨……都曾站在北大的讲台上慷慨陈词。”陈敬同学特别提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北大学生扩展视野的好机会,也是树立北大国际形象的重要方面。 |
北大青年网:我看北大的国际化建设
2012-11-24 21:54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www.cfce.cn 浏览: 次
摘要:人说北京大学就是一个小世界,因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也有人说北大更像是一个地球村,因为在这里不同肤色的人总是那么和谐亲密。也许正因如此,这座百年的老园子一面承载着风风雨雨,一面依然焕发着青春。...
随机文章
下一篇:院校纵览:北大国际化大舞台(组图) 上一篇:没有了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